昨天下午收到這封訊息時,覺得很欣慰。有個孩子願意把「沒人要做的工作撿起來做」,儘管自己非校隊,卻也願意為校隊盡一份心力,很棒!!

 

一支球隊裡能夠找到幾個,「願意」且「不計較」的「一直付出者」?

 

「只會享受,不願付出」,這問題,每一屆都會存在著,每一屆傳過每一屆,不需要「教導」,就會自動的學會。

 

練球時遲到者,總不會去想想,球架、球具是哪些人提前來弄好的,除了要懂得感恩之外,更應該要求自己以後也要早點來幫忙這樣的工作。

 

有些孩子做了幾天後,心理覺得不平衡,也會跟著偷懶、故意遲到、提早離開,感覺自己是「聰明」的,卻沒發現自己的表現其實都會「被看見」。

 

有多少學生會因為在這三年經過教導提醒之後而改變呢?

大概跟「中發票」的機率差不多。大約是「千分之幾」,所以有可能同一屆裡面完全沒有一個會如此。這幾屆的球員裡,還真的就出現過「整屆」都會偷懶裝死的。

 

珍惜「機會、球具、場地、榮耀、....」當上了「校隊」,肩上的「責任」是更重,一舉一動更應該要小心謹慎,因為自己的不好行為並不只是影響自己,而是整支球隊。

 

不過,有這樣想法,能夠真正實行的孩子其實很少。

 

一個班級、一支球隊,道理都相通。當「願意多付出少計較者」越多時,整體的實力與氣氛就會不斷地向上提升,進而改變「偷懶愛計較者」。

 

反之,就是往下沈淪,最後成為「讓人無奈」的狀況。

 

重要的關鍵還是在於「班級成員」、「球隊球員」,自己的衡量與取捨。

arrow
arrow

    邦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