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泡麵或是微波食品外,國中生有幾個真的能夠「煮飯菜」?

 

現在的孩子除了「補習、唸書、手機、玩樂」之外,最多人,會做的家事大概就是「洗自己的餐袋與餐具」,不過還是有不少孩子連「這件事情」都是父母、家人代勞。

 

所以每一屆裡遇見回家得幫忙「煮飯菜、做家事、假日跟父母、家人去工作或是平常得打工」的孩子,總會多點關懷與注意在他們身上。因為這些孩子跟同年齡的其他孩子相較,生活過得比較多采多姿。

 

我還是覺得國中三年裡,「童軍露營」對孩子們的教育意義最大,其他坐車旅遊的活動,就是,換個地方,在車上、景點、飯店房間裡,「滑手機」而已。

 

如果有機會讓孩子們多點機會動手做,親身去體驗未來出社會可能的狀況,才比較符合理論與實際的結合。

 

 

 

資訊化的時代裡,「聯絡簿」反倒變成一種值得珍藏的「實體物品」。以後想看見自己小時候寫的字、文句,大概只剩國中、小的聯絡簿了。不過國小的聯絡簿就比較像「記事本」,偏偏很多孩子連這樣的事情,都沒能在國小養成,實在很....。

 

有聽進去,有認真的孩子,三年下來,在我的班上,心情留言板的總字數應該是超過七萬字。每天自己寫下來的文字,將來就是自己專屬的回憶,多年之後或許透過文字還能回憶些什麼。上了高中之後,就沒有這樣每天得被「強迫要求」的心情留言板了。

 

想想也很好笑。我擔心孩子們在國三的會考作文成績,所以得規定他們每天寫超過一定的字數,這種感覺真的就像「家長逼著孩子去讀書一樣」。

 

理想的狀況應該是透過聯絡簿,主動跟老師分享,而非被強迫的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頻率相通
    全站熱搜

    邦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